close

北京周邊不為人知的秘境:藏在太行實木家具工廠|實木家具工廠宜蘭 山裡的河北古村

2018年4月9日訊,又到一年踏青季,短途周邊遊漸趨火熱。藏在太行山裡的河北古村落,因其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獨特的民居建築風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於傢村 河北日報供圖

井陘縣大梁江村

深山裡的大宅門

大梁江村位於太行山東麓京冀交界的山溝裡,原名甘桃村,明代有山西省梁氏旺族遷居於此,改村名“大梁傢”,後又因山地缺水遂易名“大梁江”。現有保存完整明清時期的古民居建築162座,這些院落兼有北京四合院和山西民居的雙重特色。院落依山就勢而建,高低錯落,古色古香。其中規模最大、氣勢宏偉的當屬梁氏武魁大院。大院因清乾隆年間,梁氏後裔梁深考中武舉人而得名。梁傢四代有功名,三世出名醫。大院門上懸掛“武魁”匾額,當地俗稱“一宅九院”。大院占地兩畝,9個四合院各有門戶,又互相連通,房屋100餘間。其所有房屋呈“奎”字形結構,層樓疊院,精巧雅致。9個樓院既互相獨立,又彼此相通。進正門或旁門,都能走遍九重院落。整個院落,院中有院,院裡有樓,樓上有樓,樓頂有院,樓能通樓,院能通院,攻防兼備,是我國北方較為罕見的四合樓院群,被稱為“深山裡的大宅門”。

井陘縣於傢村

群山環抱石頭村

駙馬府 邯鄲晚報供圖

於傢村位於河北石傢莊井陘縣的於傢鄉,坐落在一個四面環山的小盆地中,據傳明代成化年間,於謙之長孫於有道從井陘南峪村遷居於此。於傢村被稱為“石頭村”,石樓石閣、石房石院,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街石巷,石橋石欄,全村街巷全是青石鋪就,街巷串連的石頭房屋4000多間。清涼閣是石頭村的標志性建築,位於村東口,已有420多年歷史,,明柱回廊、九脊飛簷、氣勢恢宏、高大威嚴。下面兩層是全石建築,結構奇特。

涉縣原曲村

明朝駙馬府 漢代清泉寺

原曲村位於涉縣縣城東南12公裡處,清漳河沿村彎曲而過。因其地處彎曲的漳河之畔,周圍環繞有像十二屬相的山,村貌呈魚形,而稱“源曲村”,世代為商賈雲集之地。

原曲村保護完好的古代建築頗多,古有三寺九廟十八堂,有五道明清時期的古券,其上寺廟、券閣俱全,猶如五座城門,將原曲圍成“鐵桶”,村內有明清民國老宅150餘處。

寺廟中最具建築藝術和文化價值的是明代龍王廟中的無梁殿,全為木石結構,殿頂為獨特的十字歇山頂,由四根石柱支撐,同時,外面還有四根木柱與四角鬥拱相鎖扣接,結構獨特、做工精湛,是鎮村之寶。殿頂全部由古木鎖扣層層搭建而成。

原曲村地處深山,現有明朝重慶公主的駙馬府遺存兩處,是明代駙馬秦景的住所,秦景為明英宗長女重慶公主的駙馬。村內明清老宅有150餘處,其中明代龍王廟中的無梁殿,整個殿頂全部由古木鎖扣層層搭建而成。村北始建於漢代的清泉寺始建於漢代,初名累通寺。因寺前有“甘露”“玉液”二泉,故明清時改為“清泉寺”。清泉寺坐北朝南,建築古樸雄偉,是清靜幽雅的名勝之地,為涉縣古八景之一。藏經殿、天王殿、山門、鐘鼓樓等建築均為明清遺存。

涉縣大窪村

建在懸崖上的石堡

大窪村 邯鄲晚報供圖

涉縣更樂鎮大窪村三面環山,一面臨河,因北側青陽山與東西兩峰相連,如同展翅欲飛的鳳凰,古稱鳳凰窩,又名“大窩村”。

這裡石頭房一座接一座,石頭路一條接一條,峭壁嫁接峰崖,石堰續高懸壁,一傢一崖,一戶一峰,院搭院,院疊院,房搭房,房趕房,稱其為“懸崖石堡”一點也不誇張,這些石頭房大都建在兩丈多高的石堰上。

位於大窪村口龍王廟的古戲臺是清代光緒年間建造的。整座戲臺全部用石頭建成。

村中的標志性建築——石拱橋,人送稱謂“石頭立交橋”。這“石頭立交橋”距今有500年歷史,屬於獨拱石橋,很有趙州橋的風韻。石拱橋全部由石頭壘成,中間不含任何粘合劑。橋上有“板凳式”石欄護路,可走人過驢行車,亦可坐下休憩;橋下晴日走人過驢行車。

這些原始的建築因閉塞而得以保存,68%以上的石頭房保存完整,隻有一少部分翻蓋和重修。

鹿泉水峪原木餐桌訂做|原木餐桌訂製

泉生山間四原木桌板批發|原木桌板批發工廠季長流

水峪村,一座依山帶水的小村莊,位於太行山麓下,距離石傢莊不過20公裡。村中及周邊山澗中泉眼眾多,走在蜿蜒村路上,時時能聽到汩汩水聲。歷代文人墨客對其多有美贊,更有“群山蒼翠,嶺峪起伏,泉生山間,四季長流”的贊譽。

村子被小溪分為兩片,舊村的民居稀稀落落地散佈在山坳之中。村子裡的民居多由紅石建造。據傳,隋末農民起義軍領袖竇建德曾在此地點兵,其站立過的巨石至今依然還在。到瞭明代,村民們就地建窯燒石灰,采掘附近紅石修建房屋。據村民們說,這些石頭裡含鐵,因此形成瞭赭紅的顏色。紅色石屋掩映在綠樹之中,使這個小山村充滿瞭詩情畫意。

懷安縣西洋河村

這是一座“全廟城”

西洋河村,位於懷安縣西部,河北、內蒙古、山西交界處。西洋河古城北臨陰山支脈永梁山,南踩延鄉水(西洋河),北依內長城,東靠蒙漢古道,地理獨特,位置險要,西洋河古城位置險要,自古就是東西南北之要塞,商貿流通之要道。古城東門名為“賓陽”,南門名為“歡瀾”,西門名為“遠馭”,北門名為“永靖”。城內設有四大街、八小巷,還有七十二個拐頭街,故有四門八關之稱。西洋河被稱為“全廟城”,大部分建於明萬歷年間,建築宏偉。城隍廟、綠瓦廟、財神廟、老爺廟、奶奶廟、龍王廟、馬王廟、關帝廟、玉皇廟及五道廟等,佈局嚴謹,建築獨特。

涉縣大窪村

建在懸崖上的石堡

邯鄲涉縣更樂鎮大窪村三面環山,一面臨河,因北側青陽山與東西兩峰相連,如同展翅欲飛的鳳凰,古稱鳳凰窩,又名“大窩村”。

這裡石頭房一座接一座,石頭路一條接一條,峭壁嫁接峰崖,石堰續高懸壁,一傢一崖,一戶一峰,院搭院,院疊院,房搭房,房趕房,稱其為“懸崖石堡”一點也不誇張,這些石頭房大都建在兩丈多高的石堰上。

村中的標志性建築——石拱橋,人送稱謂“石頭立交橋”。這“石頭立交橋”距今有500年歷史,屬於獨拱石橋,很有趙州橋的風韻。石拱橋全部由石頭壘成,中間不含任何粘合劑。橋上有“板凳式”石欄護路,可走人過驢行車,亦可坐下休憩;橋下晴日走人過驢行車。

這些原始的建築因閉塞而得以保存,68%以上的石頭房保存完整,隻有一少部分翻蓋和重修。

邢臺沙河王硇村

南北合璧太行川寨樣式獨特

相傳王硇村始建於明永樂年間,先祖王德才因皇綱遭劫,避難居此立村。

王硇村建築樣式獨特,以古石樓民居建築群聞名遐邇,號稱“太行川寨”。現有完好的古院落130餘處。石樓群依山就勢,佈局緊湊,傢族式大院落分區明確,建築造型各異,既有北方四合院的規整大氣,也有南方建築的小巧精致。四合院通常為“五裹三”、“七裹五”,街門下有門當,上有戶對,院落地處三岔路口的必有碉樓,簡陋的傢院也有石墻照壁。村裡有歷時12年建成的高達18米的最高石樓,也有簡陋狹小的石屋。院落有方方正正的,也有依地形而建的圓角形的。高低錯落有致,石臺階聯通四方。傢傢石板鋪地,戶戶磚雕門樓。王硇村石樓群石墻瓦頂特色十分鮮明,房屋多使用青瓦蓋頂,少見石板屋頂,許多門窗有精美的雕花裝飾,顯示出南方民宅特有的精致秀氣。

來源:北京晚報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nprf71999 的頭像
    lnprf71999

    安迪的推薦天地

    lnprf71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