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樂業:提升市民素質 創建文明之城

“富強民主世代向往,文明和諧國傢興旺……”走進樂業縣第一小學,從教室裡傳來瞭陣陣歌聲。據學校負責人介紹,該校利用每天下午自習課,組織學生傳唱核心價值觀歌謠,傳頌核心價值觀。2014年,樂業縣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爭創廣西文明縣城為目標,培育文明風尚,建設和諧文化,為推動樂業縣經濟發展提供瞭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文化條件。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為讓核心價值觀24個字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該縣采取瞭一系列措施。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在電視臺、黨政網開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專欄;充分利用廣場、公園、車站、建築圍墻、電子顯示屏等陣地,開展“三個倡導”24個字宣傳;中小學校充分利用教學樓、走廊、操場、學生宿舍樓等陣地懸掛核心價值觀“24個字”,利用班會、隊會圖說價值觀、故事解讀價值觀、傳唱歌謠等。二是在縣電視臺全面報道各鄉(鎮)、各單位黨員領導幹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典型事例,如《鄒德瑾:幸福傢庭奏響最美生活樂章》、《王有林:移民的貼心人》、《廖厚新:“忠孝兩全”的基層法官》等。三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舉辦各類群眾性特色民俗文化活動,先後舉辦瞭甘田鎮第四屆舞龍節、桂西五縣山歌聯誼會、滇黔桂三省14縣歌王爭霸賽、全縣書畫攝影大賽等。四是以核心價值觀為主題,開展尋找“美麗傢庭”、“最美孝心少年”、十佳巾幗標兵等評比活動。如鄒德謹傢庭榮獲全區“美麗傢庭”稱號,黃艷獲百色市十佳巾幗標兵入圍獎,鄒薪銘《和陽光賽跑》獲“傢和萬事興—廣西‘美麗傢庭(園)’”女性攝影展優秀獎。

齊心協力共創廣西文明縣城

2014年,是樂業縣創建廣西文明縣城迎檢之年。經過兩年的創建工作,該縣在政務環境、法制環境、市場環境、人文環境、生活環境等方面取得瞭顯著成效。10月20日,通過明查暗防、聽取匯報等多種形式,該縣順利通過瞭自治區考評組的檢查驗收,並於12月26日在《廣西日報》進行瞭公示。

在開展創建活動中,該縣采取系列措施確保創建成果。一是以雷鋒活動月為契機,在全縣掀起學雷鋒熱潮。通過上街下村開展扶老助殘、幫困解難、應急救助、醫療衛生、保護環境等系列活動。中小學校組織青少年觀看雷鋒先進事跡視頻,講述雷鋒同志故事,唱《學習雷鋒好榜樣》歌曲,書法抒寫雷鋒精神感想,繪畫英雄人物等方式來繼承雷鋒精神。二是提高文明單位創建力度。2014年,新化鎮、樂業縣地方稅務局分別獲得瞭自治區第十五批文明村鎮、文明單位稱號。三是評比表彰瞭2013年文明衛生創建先進單位,甘田鎮等3個鄉鎮榮獲文明衛生鄉(鎮)稱號、樂業縣國傢稅務局等10個單位榮獲文明衛生單位稱號和同樂鎮央林村等10個村榮獲文明衛生村(社區)稱號。四是開展“推薦、評議身邊好人好事”活動,啟動樂業縣第二屆十佳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充分發揮老百姓身邊典型人物的榜樣作用,推動公民道德建設深入發展,營造崇尚好人、爭當好人、爭做好事的社會氛圍。五是開展形式多樣的“周六志願服務廣場活動”。每個月組織志願者開展城鄉清潔、關愛農民工子女、法制科普宣傳、義診等主題志願服務活動。

聯建文明長廊促進共同發展

樂業縣地處黔桂兩省三市(州)7縣結合部,東鄰廣西河池市天峨縣、鳳山縣,南依凌雲縣,西南與田林縣接壤,西北與貴州省冊亨、望漠、羅甸三縣隔紅水河相望。

為加強“三邊”接壤村發展進步,共享精神文化建設成果,2014年,該縣通過組織聯合建設、農事聯合商議、資源聯合利用、產業聯合發展、服務聯合推進、穩定聯合維護等開展跨區域聯建文明長廊創建活動,推動“三邊”地區共同發展。

據悉,樂業縣根據跨區域村屯實際情況,通過山歌擂臺賽、新農合報銷、異地就讀等方式加強“三邊”地區的合作發展。如在甘田鎮大坪村實施異地新農合醫療報銷和異地學生免交借讀費就讀等點;在雅長鄉與貴州平華村、蔗香村首創瞭校船服務工作,由財政落實補貼5艘具有客運資質的校船免費渡運庫區兩岸200餘名中小學生上學、放學和跨區域網箱養魚等;新化鎮磨裡村壯族古歌傳承基地,與天峨縣新林村、鳳山縣金莊村等互相通婚,平日紅白喜事互相來往。每逢春節、中秋等節日,與來自新林、金莊等村的山歌手舉辦壯漢山歌擂臺賽、擺長桌宴。

關心關註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媽媽送我生日禮物瞭。”貧困留守兒童粟美林興奮地說到。

這是樂業原木餐桌客製化|原木餐桌客製化推薦縣開展“愛心父母”牽手留守兒童結對幫扶活動的一個縮影。該縣向社會發出“伸出友愛之手、溫暖留守兒童”倡議書,面向社會廣泛招募“愛心父母”。采取“一對一”的方式,“愛心父母”與留守、失親兒童結對幫扶,通過“助學”和“助教”行動實施關愛活動。

“以前孩子們課外活動非常少,現在有瞭少年宮項目,孩子們的課外活動變得豐富多彩瞭。”甘田鎮小學負責人說到。該縣狠抓甘田小學、花坪小學少年宮項目,依托學校現有場地、教室和設施,依靠教師和志願者進行管理,在課餘時間和節假日組織開展音樂、手工、棋類、書法、繪畫和科技等活動。同時邏西鄉小學和雅長鄉小學獲得瞭2014年少年宮項目。


實木餐桌工廠|實木餐桌訂製工廠

據悉,該縣以“我們的節日”為契機,進一步挖掘傳統節日文化內涵。一是春節期間開展 “春聯大贈送”、“親子迎春遊園”等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二是清明節期間組織廣大未成年人參加網上祭英烈和祭掃烈士墓活動。三是端午節期間,圍繞愛國詩人屈原等中華民族優秀代表人物的事跡和淵源開展才藝展示、詩歌朗誦、主題班會等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向廣大未成年人大力宣傳愛國主義精神。四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慶“六一”活動。各中小學校舉辦文藝演出、書畫展、演講比賽、溫暖午餐等活動,讓每一名少年兒童都參與到活動中來,讓他們都能感受到節日的快樂。五是在“六·一”兒童節期間,縣四傢班子領導、縣直各單位開展一對一、一對多的送溫暖行動,深入聯系點慰問農村留守兒童、貧困兒童和孤殘兒童,為孩子們送去瞭文體、學習和生活用品。

作者:楊海蓮



本文來源:廣西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原木餐桌客製化|原木餐桌客製化推薦_NE0011
arrow
arrow

    lnprf71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